乘聯會4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初步統計,12月乘用車市場零售242.5萬輛,同比去年增長15%,較上月增長47%;12月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fā)227.3萬輛,同比去年下降4%,較上月增長12%。
(相關資料圖)
初步統計,2022年,乘用車市場零售2070萬輛,同比2021年2015萬輛,增量55萬輛,同比增長1.8%;2022年,預計狹義乘用車批發(fā)2320萬輛,同比2021年2110萬輛,增量210萬輛,增長10%。
數據顯示,今年12月第一周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3.0萬輛,同比2021年12月第一周下降24%,相對今年11月第一周均值下降15%。
今年12月第二周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5.4萬輛,同比2021年12月第二周增長5%,相對今年11月第二周均值增長38%。
今年12月第三周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7.7萬輛,同比2021年12月第三周增長18%,相對今年11月第三周均值增長56%。
今年12月第四周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9.1萬輛,同比2021年12月第四周增長22%,相對今年11月第四周均值增長71%。
今年12月第五周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12.5萬輛,同比2021年12月第五周增長23%,相對今年11月第五周均值增長21%。
乘聯會表示,隨著疫情管控的基本結束,車市實現早已期盼的暴增。隨著年末購置稅補貼和新能源補貼政策到期前會促進提前購買,在11月受壓抑的需求在12月中下旬得到釋放?!靶率畻l”對市場和消費心態(tài)都是促進作用,大家對開放后恢復到疫情前的生活狀態(tài)充滿期望和信心。
“新十條”改變了車市的封控狀態(tài),市場明顯回升,部分有購買力的消費者希望盡快提車,以免感染或重復感染。部分政策到期加上春節(jié)放假時間引導消費需求前置,行業(yè)終端價格持續(xù)下滑,刺激需求,也激發(fā)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近兩周車市的暴增也是必然驅動市場的強增長。
同時,乘聯會還稱,2023年車購稅恢復10%和新能源補貼退出的影響不太大。
乘聯會表示,2023年車購稅恢復10%是超預期的政策調整,對2023年的車市帶來年末的增長壓力。但由于2022年的10-11月的疫情管控帶來的車市劇烈下滑,因此總體的2022年四季度的銷量不算太高。2023年一季度預計零售458萬輛,同比下降7%。車購稅減半政策對12月中旬后車市回暖、對填補10-11月零售損失的貢獻巨大,減少了疫情帶來的損失。因此對2023年來說,12月的車購稅政策退出并沒有帶來太大的2022年基數零售增量,不會導致2023年的車市出現年末同比暴跌。
新能源補貼退出的意義重大,已經很低的補貼即使延續(xù),同步帶來的補貼成本也是存在的。補貼成本與補貼的收入相比,沒有補貼更有利于企業(yè)聚焦市場。中國新能源車占世界60%以上的份額,補貼取消,有利于降低市場增長的預期,前期大量的電池投資和上游礦產投資帶來的供給充足,加之上游預期的調低,有利于降低資源價格。目前看到碳酸鋰價格已經在期貨端降到40萬以下,未來幾個月的電池成本必然明顯下降,這對改善整車企業(yè)盈利帶來很大的利好。(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