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娛樂明星紛紛掀起副業(yè)潮,然而,2021年開始,“翻車”事件接踵而來,引發(fā)市場高度爭議。
10月17日,藍鯨財經記者從天眼查獲悉,成都天然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近期新增一則立案信息,原告為泉州市悠之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被告為關曉彤、成都天然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案由為特許經營合同糾紛,經辦法院為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
公開資料顯示,天然呆奶茶品牌于2020年創(chuàng)立,以“店長”關曉彤為宣傳點。股權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關曉彤父親關少曾間接持股35%。自首店開業(yè)后,天然呆便按下加速擴張鍵,門店數量最高時曾接近200家。
然而,因涉嫌未經許可開放加盟、產品原料偷工減料等,今年以來,關曉彤及天然呆餐飲公司已多次因特許經營糾紛被起訴。據財經網報道,曾有加盟商在小紅書爆料稱,天然呆奶茶拖延開發(fā)票,不提供商業(yè)特許經營許可證,在加盟幾個月后,公司要求將鮮奶制作的產品換成奶精粉。此外,有網友拍到,部分加盟商還在天然呆線下店門口高舉“還我血汗錢”的字樣,聲討維權。
面對接連不斷的訴訟,天然呆曾于6月27日通過官方微博發(fā)布聲明,不過回應內容更多是對關曉彤參與公司經營管理工作的澄清,而關于特許經營合同糾紛一事,天然呆表示,會將與合作伙伴繼續(xù)攜手前行,用心做好茶。
事實上,2021年以來,明星代言翻車事件頻頻發(fā)生,前有馬伊琍“茶芝蘭7億奶茶加盟詐騙案”,后有吳昕代言奶茶品牌“茶炯”被曝收割加盟費后“跑路”,再到李維嘉代言翻車事件。這背后,是餐飲領域飛速發(fā)展之下的經營管理的日益失控,不夠謹慎的代言人、不斷冒起的“新品牌”以及低門檻的加盟要求,都在埋下“暴雷”的種子。
對此,業(yè)內人士指出,在選擇品牌時,明星和加盟商都需要格外謹慎,于加盟商來說,“明星效應”并非定心丸,選擇品牌時還是要綜合多方面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