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飆升的能源價格和難以捉摸的供應預期,德國本土能源公司Uniper已經陷入難以自行解決的困境,正在喊話德國政府拿出一攬子救助方案,其中也包括國有化部分公司股權。
事件走到今天這一步也難說意外。由于公司在天然氣來源方面嚴重依賴俄羅斯,所以在二月沖突爆發(fā)后,Uniper就不得不斥巨資大量購買一天一個價的現貨天然氣。在“北溪一號”出現狀況后,公司的經營狀況更是每況愈下。
(相關資料圖)
救助缺口比公司市值都要高
德國政府與Uniper的救助討論其實已經持續(xù)數周,但進展相對有限。此前媒體普遍預計,光是這一家公司可能需要的救助款就達到90億歐元,約等于德國常規(guī)國防預算的五分之一。
按照周五最新的報價,Uniper的市值約為41億歐元,這也意味著需要的救助款項已經達到公司市值的兩倍。當然,市值本身也受到公司“蒙難”后股價暴跌的影響,自二月底以來Uniper的股價跌近75%。
(Uniper日線圖,來源:TradingView)
根據媒體報道,Uniper不僅請求德國政府通過擔保融資工具提供更多的資金,同時還請求德國政府持有公司一定的股權。
雖然德國政府對這一請求尚未正式回應,但本周也起草了一項法案使其更容易接手困境能源公司的股權。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曾警告歐洲能源市場可能出現“雷曼兄弟時刻”,即能源公司破產潮,并承諾盡力阻止類似的危機。
具有參考價值的是,法國政府在本周三宣布完全國有化EDF(法國電力)的計劃,后者也在能源價格飆漲的背景下承受巨額虧損。
不過與Uniper不同,法國政府在本次危機前就持有EDF逾8成的股權,而Uniper目前的主要股東卻是芬蘭國有能源公司富騰(Fortum Oyj)。富騰方面已經向德國政府提出了重組Uniper的建議,旨在建立一家由“德國政府持股”的安全能源供應企業(yè)。
富騰同時表示,公司已經向Uniper提供了80億歐元的信貸工具,而且現在幾乎已經“花完了”。
除了母公司提供的80億歐元支持外,德國國有的復興信貸銀行也已經向其提供20億歐元的資金。據悉,早在今年俄烏沖突爆發(fā)前Uniper已經陷入流動性危機,能源市場價格的劇烈幅波動也公司疲于補充保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