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股票 >

前所未見港股跌破兩萬點 段永平芒格等龍頭被深度套牢

時隔六年,恒生指數再次跌破兩萬點大關,段永和芒格等知名投資者抄底互聯網龍頭都被深度套牢。

“前所未見!”提到港股的大跌,深圳一位QDII基金經理向記者如是說。

因為俄烏沖突、美國加息、本土疫情以及美國要求部分中概股退市等原因,3月14日科技股大跌繼續(xù)拖累港股。

3月14日收盤恒生指數跌4.97%,報收19531點,恒生科技指數大跌11.03%,報收3778.6點,創(chuàng)出史上最大跌幅,相比一年多以前的高點累計跌幅70%。上一次2016年初恒生指數跌破兩萬點,則是A股“熔斷”行情的拖累。

多位資深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港股已經跌出了價值,短期內無需繼續(xù)過度恐慌;不過就長期而言,中概股要在美國退市的話,整體估值依然面臨一定壓力,而港股本身缺乏本土資金,成為了海外資金在加息環(huán)境下首要套現對象。

港股“逢底必尖”

港股歷史上每一個底部都有著“逢底必尖”的特征,有著“下跌快速,反彈迅猛”的形態(tài),雖然最恐慌的時候抄底很難,但也讓“越跌越買”的投資者能夠獲得較好的中長期收益。這一次港股科技股出現了的歷史跌幅,會不會帶來歷史的機會?

部分市場人士表達了短期不用過度恐慌的觀點,不過也有很大的爭議。

段永抄底騰訊控股(00700.HK)被套,芒格抄底阿里巴巴(09988.HK)更是可能面臨幾乎“腰斬”,兩位知名投資人都各自表達了對相關企業(yè)的信心,但港股科技股的殺跌讓人心寒,價值投資是不是不靈了?

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作為恒生指數第一成分股,騰訊控股因旗下微信支付移動網絡違反了某些規(guī)定而可能面臨創(chuàng)紀錄的罰款,罰款金額仍在商議中,可能至少達人民數億元,下午騰訊加速下跌,收盤跌9.79%,報收331.8港元。截至發(fā)稿,騰訊控股尚未對此報道作出正式回應。

深圳誠諾資產管理公司合伙人兼研究總監(jiān)胡宇向記者表示,繼續(xù)大跌后,港股的長期投資價值真正逐步展現,從當前的風險溢價水來看,已經到了長期“越跌越買”的時間段。

“這幾天暴跌我腿都軟了”,一位在3月初“抄底”抄在“半山腰”的資深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本來以為可以反彈的,但一點點反彈又繼續(xù)跌下去。不過長期可以樂觀一些,中概股退市有一個過程,也有雙方監(jiān)管部門的對接,也并非所有個股都要退市,目前更多是情緒主導,其實這兩年互聯網公司對外投資已經減少,更多用來回購自身股票,這也表明了管理層對價值的認同。“芒格抄底阿里巴巴都在‘半山腰’,其他投資者又能怎么樣呢?”

招商證券(香港)分析師郭圓濤表示,短期內盡管退市風險對公司基本面并無影響,但預計多重逆風影響下(俄烏沖突、香港本土疫情、美聯儲貨政策等),投資者情緒較為悲觀和政治因素導致的資金流出使得中概股和港股出現超賣,短期內仍將延續(xù)底部震蕩行情。但顯然目前估值已經偏離基本面。一些優(yōu)質資產的股價低于用DCF(自由現金流折現)和其他估值方法計算的內在價值。

安銀行表示,自俄烏沖突開始,港股市場表現跑輸美股、A股。展望未來,港股在地緣沖突、美聯儲緊縮周期、中概股面臨退市風險等多重因素共同影響下,短期波動將會加劇。但是長期來看,港股估值早已經處于底部,待市場情緒企穩(wěn)后,疊加中國穩(wěn)增長措施的逐步發(fā)力,港股市場將迎來均值回歸。

港股長期機會真的好么?

“每年你們都在喊港股低估值,長期有價值,結果呢?”一位港股基金經理告訴記者,這是他在路演過程中客戶問到最多的問題之一。

2024年開始中概股可能面臨著全面在美國退市的風險,港股估值中樞繼續(xù)下行,當前恒生指數甚至不如十年前的水,以后到底會怎樣?

3月8日,美國證券交易監(jiān)督委員會(SEC)將五家中概股公司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的暫定清單,包括百濟神州、百勝中國、再鼎醫(yī)藥、盛美半導體、和黃醫(yī)藥。根據美國證監(jiān)會此前披露,連續(xù)三年登上該清單的公司,將被禁止上市交易。

摩根士丹利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瀅最新表示,“下一步,相關公司有15個工作日的時間對SEC的決定提出上訴,在那之后(如果上訴被駁回),第一年的檢查將最終判定不合規(guī)。”最早從2022年初開始,相關上市公司將開始為期3年的退市評估期。

郭圓濤認為,預計到2024年初,中美若在跨國審計監(jiān)管合作層面無法產生突破,中概股退市將會逐步落地。即便中概股以雙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途徑回流港股,部分原有投資者可能面臨只能投資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股票的限制,無法將持倉轉往香港,而不得不清空或削減持倉,造成投資者基礎的永久流失,進而導致中概股估值承壓。

天風證券分析師孔蓉表示,目前處于2021年四季度的業(yè)績期,短期宏觀環(huán)境和政策影響疊加下,部分互聯網企業(yè)基本面壓力或有所反映。預計隨經濟穩(wěn)增長發(fā)力、局部疫情得到控制、政策影響趨穩(wěn)、基數調整,2022年第二季度開始基本面有望逐季回升。預計中概股回港或將成為企業(yè)應對美國監(jiān)管環(huán)境不確定的戰(zhàn)略選擇,短期流動壓力相對可控,中長期核心資產聚集有望持續(xù)吸引資金配置。當前中國科技互聯網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相較于納斯達克估值差亦處于年來高位,建議關注市場擔憂情緒緩解后,基本面改善帶動的修復機遇。

“長線建議不要碰港股”,一位十年前就全面看空港股的資深美股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就算港股此次跌出價值并且有所反彈,但長期無法依然看好,可能未來十年也同樣在兩三萬點之間徘徊,難以有實質突破。

在他看來,當前港股指數還不如2010年的時候,很關鍵的原因是港股沒有多少本土資金,市場都是美國的資金為主,但美國市場流動比港股好得多,港股雙邊高額印花稅也造成交易成本太高。因此對國際大資金來說交易其實更愿意在美國市場,這就導致港股的定價能力缺失。另一方面,美國即將開始加息,部分大資金成本升高,首先也是考慮套現港股資產,使得其跌幅比A股和美股都要更大。

最新動態(tài)
相關文章
前所未見港股跌破兩萬點 段永平芒格等...
宋都股份再遭上交所問詢 主營連年虧損...
溢價2.6萬倍收購空殼公司 國中水務取消...
白酒股跌幅明顯5股跌超5%瀘州老窖大跌4.67%
5款新冠抗原自測產品正式上市 市場空間可期
港股六年來首次跌破兩萬點 市場人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