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釩電池行業(yè)又有新動作。
首先最重要的是,釩電池龍頭正式開啟IPO沖擊之路。
【資料圖】
據安信證券官網披露,大連融科儲能集團有限公司發(fā)布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備案報告。
大連融科儲能集團,即大連博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國內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生產高性能釩制品以及全釩液流電池儲能介質的企業(yè),可年產各類釩材料近萬噸,建成世界首條GWh/年級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釩電解液生產線。
資料顯示,其合資控股的大連融科建成了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釩電池儲能裝備生產基地和釩電解液生產基地,還建設了至今全球運行時間最長的兆瓦級以上級全釩液流電池系統—遼寧法庫國電龍源臥牛石儲能系統。
截至目前,公司累計裝機超過559MWh(含在建),是行業(yè)里裝機量最大的。
其次,11月12日,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人民政府與常州中力控股集團就全釩液流電池產線及裝備制造項目在常州市舉行簽約儀式。據悉此次簽約的全釩液流電池產線及裝備制造項目,總投資50.18億元,建設周期四年,主要進行全釩液流電池電堆生產,打造全釩液流電池產線及裝備制造基地。
再一個,據中國儲能網11月9日報道,近日中核匯能1GWh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開標。
大型項目開標,龍頭與上市公司合作密切
事實上,此次中核匯能1GWh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開標,是國內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迎來的首個GWh級別集采開標。
中標候選名單中,包括大連融科、偉力得、液流儲能、國網電科院武漢南瑞、山西國潤儲能等5家企業(yè)。
從5家企業(yè)投標價格來看,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平均單價約3.1元/Wh,較此前開標的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成本高出1倍多。從全生命周期來看,鋰電池在實際運行儲能項目中壽命可能不足8年,但全釩液流電池壽命可達20年或更久,其單次循環(huán)成本低于鋰電儲能電池。
其中大連融科以單價2.65元/Wh,總價26.5億元成為中標候選人第一名。
A股方面,10月25日,大連融科聯合釩鈦股份、國家電投集團西南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議書》,合作將圍繞著全釩液流電池儲能展開。
10月11日,大連融科與攀鋼集團釩鈦股份簽署《合資協議》,雙方投資3161萬元成立合資公司四川釩融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全釩液流電池電解液相關業(yè)務,合資公司將在2022年內建設產能2000立方米/年電解液產線。
企業(yè)跨界入局不斷
釩電池需求持續(xù)上升,引來部分企業(yè)積極跨界布局。
氟化工龍頭永太科技11月初公告,逆共同投資杭州沐邦股權投資合伙企業(yè),杭州沐邦將對從事全釩液流電池材料、電堆與系統的研發(fā)和生產的杭州德海艾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投資。
此外,以煤、電為主業(yè)的傳統能源企業(yè)永泰能源,公司在日前披露的2022年三季度報告中表示,公司與海德股份于今年9月設立德泰儲能,并通過德泰儲能正在開展全釩液流電池應用示范項目。
事實上,此前也有行業(yè)龍頭跨界入局釩電池。
7月13日,龍佰集團披露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于7月12日審議通過了《關于投資建設釩鈦鐵精礦堿性球團濕法工藝年產3萬噸五氧化二釩創(chuàng)新示范工程的議案》。該項目總投資25億元,分兩期實施,最終達到年產3.0萬噸98%五氧化二釩和720萬噸鐵精礦堿性球團。
7月8日,鈦白粉行業(yè)的另一大龍頭中核鈦白也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擬與偉力得出資設立釩材料公司,共同推進釩礦資源的開發(fā)、釩電解液的制造及相關配套產業(yè)的落地,同時,雙方還將研究中核鈦白2GW源網荷儲項目采用釩液流電池儲能進行試點示范的方案。
資料顯示,自然界中釩和鈦是共生關系,當前我國鈦白粉企業(yè)和釩企業(yè),本質上也是同一條產業(yè)鏈上的不同分支。和釩企一樣,鈦白粉企業(yè)用于制造二氧化鈦的原材料,也包括了釩鈦磁鐵礦和由該礦物提純后得到的高鈦渣,而無論是哪種,其提取鈦后得到的廢液里,都不可避免的含有釩的存在。
釩電池正處于產業(yè)化前夜
據國泰君安研報,此前成本是制約釩電池發(fā)展的核心原因。
根據《儲能產業(yè)研究白皮書》統計,全釩液流電池(釩電池)每千瓦投資成本在4500-6000元,而抽水儲能、鋰電池每千瓦成本在750~1200元、2500~-4500元,高成本使得釩電池在儲能領域的應用并不廣泛。
但目前,電堆成本的下降已逐步展開,成本下降進入快車道,釩電池全生命周期性價比突出。
以典型項目測算,假設釩電池充放電次數達到1.2萬次,則全生命周期看釩電池的成本為0.72元/KWh,低于鋰電儲能0.80元/KWh的成本。若考慮釩電解液的回收,其全生命周期成本僅為0.48元/KWh,國泰君安指出,隨著釩電池產業(yè)化帶來的成本下降,未來釩電池儲能或逐漸擺脫補貼,達到經濟性。
細分應用方面,國泰君安認為,釩電池安全性能突出,無燃燒風險;而從全生命周期來看,釩電池充放電對容量幾乎無損耗,全生命周期性價比突出;綜合來看,全釩液流電池是大規(guī)模儲能的最佳選擇,預計釩電池正處在產業(yè)化的前夜,伴隨儲能的發(fā)展,釩電池的滲透率將快速提升。
市場空間方面,浙商證券預計到2025年中國釩液流電池儲能將新增14.2GWh,裝機功率3.5GW,滲透率20%,對應市場規(guī)模297億元,2021-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為92%。
哪些產業(yè)鏈細分有望受益?
資料顯示,全釩液流電池主要包括電解液、電堆、電控系統三大部分,據IRENA數據,電堆和電解液是釩電池主要成本,合計占比達到75%左右,其中釩電解液成本約占40%,電堆成本約占35%,其他構件成本占比25%左右。
光大證券表示,其中電解液和質子交換膜有望充分受益。
1)電解液。
光大證券指出,隨著充放電時長的增加,釩電池儲能系統的電解液成本占比提升,4小時儲能系統中電解液成本占比達到50%,時長越長,電解液占比越高。
現在國內生產電解液的企業(yè)主要包括釩鈦股份、河鋼股份、湖南銀峰等,其預計2025年釩電池拉動的五氧化二釩需求分別為6.1萬噸(悲觀)和12.9萬噸(樂觀),假設五氧化二釩價格穩(wěn)定在10萬元/噸,對應市場規(guī)模分別為61億元和129億元。
2)質子交換膜。
質子交換膜的作用是允許氫離子通過的同時阻止正負極電解液不同價態(tài)的釩離子的混合,需要具備很高的化學穩(wěn)定性及離子選擇性,目前使用的主要是全氟磺酸樹脂膜。質子交換膜國內僅有東岳集團、蘇州科潤等具備量產能力。
光大證券預計2025年釩電池對質子交換膜的需求分別為152萬(悲觀)和320萬平方米(樂觀),假設2025年質子交換膜單價降至2000元/m2,對應市場規(guī)模分別為30億元和64億元。
此外綜合成本、技術、市值彈性角度,光大證券表示可以關注:
1)在釩資源及生產方面有優(yōu)勢且逐步布局釩電池相關產業(yè)鏈的企業(yè),釩鈦股份,河鋼股份、中核鈦白、永泰能源等;
2)在電堆的結構設計上有一定生產壁壘的環(huán)節(jié),如質子交換膜等,關注東岳集團等。
3)從市值彈性角度,關注釩鈦股份,河鋼股份、東岳集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