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小米公司的小米創(chuàng)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的第4次主題演講在北京舉行,同場一連發(fā)布了小米MIX Fold 3、Redmi K60至尊版、小米平板6 Max、小米手環(huán)8 Pro等新品,為了這次隆重其事的發(fā)布,此次發(fā)布會被特意選在了能容納3500名觀眾的國家會議中心里。
面對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持續(xù)疲軟的狀態(tài),行業(yè)何時正式回暖有著許多不確定性。但難道因為這樣就裹步不前了嗎?國內手機廠商從未停止探索與成長的腳步。近一兩年,折疊屏手機幾乎成為手機廠商尋找新增長點的重要戰(zhàn)場,這背后也預示著廠商正在尋求高端化的全新發(fā)展路徑。在這條賽道上,無論是小米、OPPO、vivo、華為還是榮耀,都在憑借對折疊屏未來的創(chuàng)想,以科技創(chuàng)新拼殺出一條新出路。這一回,小米真的拼了,拿出核心技術,希望憑借新品的“引領之姿”,開啟折疊屏下半場。
(資料圖片)
折疊屏的下半場:
輕薄不是終點,價格才是
“輕薄是折疊屏進化的過程,但不是終點,無短板才是折疊屏的未來?!睆男∶讓IX Fold 3的描述中,信心由此可見。演講中,雷軍說“要做最好的折疊屏手機”。
記者了解到,折疊屏手機之爭實際上就是技術之爭,而鉸鏈是折疊屏手機的核心零部件,是關系著折痕問題及機身重量減輕這兩大重要的折疊屏關鍵指標,為此,各廠商都在不斷投入研發(fā)和迭代優(yōu)化?!靶∶埞寝D軸”是輕薄折疊屏進化的重大突破,這個雷軍口中的跨時代全新設計,做到了超薄機身。比如小米MIX Fold 3擁有單邊5.26mm厚的超薄機身,并裝下了四顆攝像頭、兩塊小米澎湃電池、三顆澎湃芯片,使用全焦段配置和徠卡光學認證的影像拍攝效果,折疊屏續(xù)航長達22小時,并由此在輕薄之中造就了一個手機旗艦產品。同賽道上,7月份榮耀發(fā)布的全新折疊屏手機Magic V2系列在推出后供不應求,以及vivo X Fold系列等同類折疊屏手機產品,都可見國內手機廠商致力于在折疊屏手機的關鍵核心技術上有所突破。但是,動輒上萬元的售價、成本高依然是妨礙折疊屏手機進一步普及的瓶頸。
唯有以橫空出世的技術亮點以及更具性價比的價格突破市場,才是出路。小米MIX Fold 3定價也已經下探至8999元起,業(yè)內預計,6000元是折疊屏手機由小眾變大眾的分水嶺。但也應該看到,全球智能手機漫漫的回暖之路還很長,在不確定中找尋確定性,未來高性價比的折疊屏手機是否能如愿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欲,還要拭目以待。
手機廠商尋求新突破口:
高端化是“生死之戰(zhàn)”
近兩年,全球智能手機行業(yè)進入了下行渠道,讓包括國內外手機廠商都感受到了絲絲涼意。根據(jù)近日中國信通院發(fā)布的報告,今年6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2214.9萬部,同比下降20.9%;今年1-6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1.30億部,同比下降4.8%。此外,根據(jù)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在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11%,出貨量降至6760萬部,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根據(jù)市場份額排名,分別是蘋果、OPPO(包括一加)、vivo、榮耀、小米。
擺在國內廠商面前的是一個共同問題:是否實行高端化戰(zhàn)略以找尋成長新空間?高端定位的折疊屏手機就成了突破口,各家廠商力求通過技術的革新,降本增效。對此,雷軍說道,無論多難,一定要堅持使用小米品牌做高端,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在技術上尋求突破,贏得未來的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高端是我們小米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戰(zhàn)!”雷軍說:“無論多難咬著牙也要讓小米品牌做高端?!?/p>
AI大模型戰(zhàn)火:
已經燃燒到手機端
今年各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都在打造大模型,如今,AI大模型之火也燒到了手機側。雷軍表示,小米已有7年的AI研發(fā)歷史,并建立起了視覺、語音、聲學、知識圖譜、多模態(tài)等AI技術能力,可全面賦能從手機到AIoT、自動駕駛、智能制造、機器人等多個業(yè)務。他表示已經正式為小愛同學接入大模型,并已開放小愛升級大模型的邀請測試?!拜p量化和本地部署-這是小米大模型技術的主要突破方向?!崩总娡嘎叮謾C端側大模型已初步跑通,這在全球也是領先的。
在大模型賽道上全力擁抱,意味著經費在燃燒,研發(fā)是投入重點,小米透露計劃未來五年投入1000億以上的研發(fā)經費。據(jù)悉,近日華為的HarmonyOS 4升級發(fā)布,其智慧助手“小藝”接入了AI大模型技術,在交互、生產力提升和個性化服務三個方向上得到了增強,成為更懂用戶的智慧助手。個人化、人性化、安全性,將是AI大模型賦能下手機的“高端未來”。
華為智慧“小藝”
記者觀察: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雷軍是中國科技界的傳奇人物之一,30多年的創(chuàng)業(yè)路上,在商業(yè)領域締造了一個個傳奇。
放眼國內,行業(yè)里的傳奇不止一位,無論是小米、華為、OPPO、vivo還是榮耀,背后都有千千萬萬科技工作者在勇往直前。
在消費者最為關注的手機領域里,這樣的超越一直在發(fā)生。曾幾何時,手機界曾是摩托羅拉、諾基亞們的天下,到后來蘋果的橫空出世、一騎絕塵,國內手機廠商只能從0到1,在與時間賽跑的技術競賽中不斷以時間換空間,而今重新建立了手機消費領域的新格局,打破了一兩家獨大的境況。
一個明星企業(yè)的成長,背后更凝聚著的是無數(shù)企業(yè)的探索,成功與失敗,高光與彷徨,最終依然回歸到最初的核心-科技為綱,引領創(chuàng)新。
即便近兩年全球智能手機行業(yè)尚未回暖,但國內手機廠商們依然不放棄對科技的探索,并以科技的不斷創(chuàng)新,倒逼行業(yè)的整體升級,科技創(chuàng)新在不斷制造新的夢想,并讓夢想落地開花。回歸到手機領域,新的突破正在劍指高端的折疊屏領域發(fā)生,這也是科技創(chuàng)新競賽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