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外匯 >

多重因素致人民幣快速走貶外匯局 加息縮表力度超出預期

疫情、美聯儲加息等多重因素影響,期人民匯率出現較快大幅貶值。

截至4月22日收盤,人民對美元突破6.5大關,美元/離岸人民和美元/在岸人民分別報6.5274和6.5017,上周二到周五累計貶值1500點和1400點,貶值幅度2%,觸及2021年11月以來的低點,單周跌幅也為自2019年8月以來的最大跌幅。上周五,在岸人民更是大跌500點,跌幅超過了離岸人民。

人民匯率對美元持續(xù)走貶,加之美聯儲釋放鷹派信號,加息縮表力度超出市場預期,市場擔心人民貶值和資本外流的壓力將繼續(xù)加大。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fā)言人王春英則在22日舉行的國新辦發(fā)布會上表示,人民匯率雙向波動增強,總體表現穩(wěn)健;跨境資金流動均衡有序,總體保持小幅凈流入態(tài)勢;外匯市場交易理有序,匯率預期基本穩(wěn)定。

外匯局同時發(fā)布了2022年一季度外匯收支數據,銀行結售匯和跨境收支均保持合理規(guī)模順差。外匯局稱,年來我國外匯市場韌不斷增強,有基礎有條件適應本輪美聯儲政策調整。當然,外匯管理部門也會堅持底線思維,密切監(jiān)測美聯儲貨政策調整進程和外溢影響。

多重因素致人民快速走貶

人民貶值背后有多重因素,出口方面,目前從數據上尚且看不出明顯的逆轉趨勢,但資本流出則較為明顯,同時地緣政治、疫情反復導致市場情緒轉弱。

就經濟來說,4月由于高頻活動數據快速走弱,封控措施下,物流中斷和企業(yè)停工的情況在部分地區(qū)較為普遍。期,國際貨基金組織(IMF)將中國2022年的GDP預測調至4.4%。

“各界對中國二季度GDP增長的共識預測仍高于4.6%。”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對記者表示,“不過,中國經濟壓力不小。從時間上看,當前疫情主要是從3月開始擴散,當時恰逢工廠和建筑工地開始滿負荷運轉。地理位置上而言,影響波及中國經濟、金融和物流中心的長三角。疫情反復背景下,中國家庭和私營部門企業(yè)可能會減少對資本、貨物和住房的投資。”

此外,多位交易員對記者表示,鑒于中美利差收窄,人民中間價較大幅度貶值,離岸市場做空人民的動能開始上升。過去一周截至收盤,美國10年期債券收益率報2.905%,盤中一度觸及3%,而中國10年期國債報在2.88%附,二者持續(xù)倒掛。4月11日,當時中美利差出現2010年來首次倒掛。“如果看去年6月,當時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是3.1%,在全球債市收益率排名為前30%,現在2.8%的水約在50%~70%。”巴克萊宏觀、外匯策略師張蒙此前對記者表示。

“過去一年離岸市場幾乎沒有人民大空頭,除了‘真金白銀’(大額經常賬戶順差和資本項下資金流入)的支持,中美利差去年仍超100個點,這也導致做空人民就會先‘賠’上利息,但現在這種優(yōu)勢不存在了。”某外資行交易員對記者表示,鑒于目前人民中間價也開始大幅走貶,這似乎暫時給了空頭更多的動力。

不過,不少交易員表示,空頭暫時仍僅是試探,且并不認為人民面臨重大拋壓。鑒于人民此前穩(wěn)在6.3區(qū)間許久,期在外部加息、國內疫情反復的背景下出現波動仍是意料之中, IMF此前多次提及有彈的匯率將是經濟沖擊的“緩沖器”。“人民日來走弱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來得已經比預期要晚。但人民不太可能繼續(xù)大幅走弱,維持在6.5以上一段時間是合理的。”德國商業(yè)銀行首席外匯商品研究主管雷徹特蒙(Ulrich Leuchtmann)對記者表示。

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jiān)吳照銀告訴記者:“單周看人民貶值幅度較大,但是今年以來相對全球其他貨,人民仍然較強。而且中國的貿易順差較高,人民內在強勢的基礎仍然存在,短期中美利差擴大對人民有一定壓力,但利差擴大有一定的限度,時間延續(xù)也不會太長,相比美日利差達2.7%,中美利差很小,僅0.2%,因此人民短期有一些壓力,但不存在長期貶值壓力,即使短期貶值,幅度也有限。”

多數外資機構認為,中國經濟韌和政策應對效力充足,但不排除人民會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在6.5以上的位置。

人民雙向波動是常態(tài)

目前央行基本放手市場,匯率自然有漲就有跌。中國央行年來始終強調,人民匯率雙向波動將是常態(tài),不會出現單邊升值或貶值。

王春英在前述發(fā)布會上表示,一季度,新冠疫情繼續(xù)擾動全球經濟,國際政治經濟環(huán)境中不確定不穩(wěn)定因素交織,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國內經濟延續(xù)恢復發(fā)展態(tài)勢,總體繼續(xù)運行在合理區(qū)間。我國外匯市場運行保持穩(wěn),人民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基本穩(wěn)定,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wěn)定、相對均衡。

同時,企業(yè)套保比率穩(wěn)步增長。她稱,市場主體匯率風險中意識繼續(xù)增強。一季度,企業(yè)利用遠期、期權等外匯衍生產品管理匯率風險的規(guī)模合計超3700億美元,同比增長29%;企業(yè)套保比率為26%,較2021年上升4.2個百分點,顯示企業(yè)匯率風險中經營理念進一步增強,對人民匯率波動的適應能力提升。

未來,人民的走勢將取決于“真金白銀”,即龐大的經常項目順差(出口驅動)和外資的流入(股、債市場),根據Wind數據,北向資金去年凈流入超4000億元人民,創(chuàng)歷史新高,中債登和上清所數據也顯示,債券市場外資流入1100億美元。但2月債市外資凈流出800億元,3月繼續(xù)流出1100億元,今年至今,北向資金凈流出A股超230億元。

4月21日晚,外匯局副局長陸磊在博鰲亞洲論壇一場分論壇上表示,當前證券投資項下跨境投資波動在正??煽胤秶鷥龋蛸Y本進一步增配中國資本市場還有較大潛力。

王春英在前述發(fā)布會上表示,跨境證券投資的局部調整,并沒有改變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均衡的格局。

最新通報的一季度數據顯示,銀行結售匯順差587億美元,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順差622億美元。截至2022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31880億美元,較2021年末略降1.9%,保持了基本穩(wěn)定。

證監(jiān)會副主席方星海21日在博鰲亞洲論壇稱,外資凈流入在今年也會比較可觀。“外資對中國有長期持久的信心,在擴大高水對外開放的政策下,短暫流出去的外資過段時間還會回來。”

“資金流出中國市場的勢頭可能會在二季度放緩,對人民的拖累將可能減弱。中國境內債市經歷了2~3月創(chuàng)紀錄的資金流出后,ETF和主動型基金獲利了結或贖回的需求可能已經得到滿足,預計資金外流不會繼續(xù)加速,因為持有人民債券的大部分機構都是長期的外匯儲備管理機構、主權財富基金和追蹤指數的被動基金。”張蒙告訴記者。

同時,外資流出中國股市的勢頭也已經有所放緩。4月以來截至22日,北向資金已轉為凈流入11.39億元,而3月則為凈流出逾450億元。

有基礎有條件應對美聯儲政策調整

去年底以來,中國穩(wěn)健的貨政策加大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自2021年12月以來,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分別下降15個基點和5個基點。日,中國央行宣布降準0.25個百分點。市場人士分析稱,未來還有進一步“降息”的可能。而美聯儲持續(xù)釋放鷹派信號,加息縮表的力度明顯超出預期。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日表示,雖然外資持有的人民資產,例如股票、債券、存款貸款等,在各個市場占比并不高,但存量到去年年底折合美元已達到1.7萬億。如果因某些原因,如美聯儲緊縮全球動蕩,那么外資減持風險敞口,有可能造成境內的股市、債市、匯市的連鎖反應。

招商證券(600999)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短期來看,中美經濟基本面和貨政策分化所造成的利差收窄甚至倒掛難以快速扭轉,國際資本外流和人民匯率貶值的壓力仍然存在。

對此,王春英在發(fā)布會上表示,從歷史經驗看,對于一個經濟體的國際收支和跨境資本流動來說,美聯儲加息的確是一個重要的外部影響變量,但是根本因素還是自身宏觀基本面和市場基礎。就中國來講,年來中國外匯市場韌不斷增強,有基礎和有條件適應本輪美聯儲政策調整。

首先,國內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在合理區(qū)間,經濟韌比較強。第二,經常賬戶和直接投資等國際收支基礎順差仍會保持一定的規(guī)模,將發(fā)揮穩(wěn)定跨境資金流動作用。第三,我國對外資產負債結構優(yōu)化,外債償付風險較低。第四,匯率發(fā)揮調節(jié)國際收支的自動穩(wěn)定器作用,外匯市場成熟度不斷提升。

王春英稱,盡管未來美聯儲貨政策調整因素復雜多變,但是在上述基礎、穩(wěn)定、根本因素的支撐下,中國外匯市場有望延續(xù)穩(wěn)運行態(tài)勢,跨境資金流動將呈現合理均衡發(fā)展格局。

管濤日在演講中表示,未來中美政策的重新錯配對人民匯率影響將呈現多空交織的特征,漲跌均有可能。重要的是中國經濟要穩(wěn),金融要穩(wěn),這樣貨才能穩(wěn)。

招商證券宏觀團隊預測,全年來看,美元指數將沖高回落,人民匯率將重回升勢,甚至挑戰(zhàn)2005年匯改以來6.04的高位。

最新動態(tài)
相關文章
多重因素致人民幣快速走貶外匯局 加息...
國際油價走低 歐盟繼續(xù)收緊對俄羅斯石...
美聯儲再度釋放鷹派基調 美債收益率走...
美聯儲鮑威爾再度釋放鷹派基調 給金價...
英鎊創(chuàng)2020年11月以來新低 歐銀加息前景看漲
國際金價周線三連陽 鮑威爾稱年內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