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教育 >

外交部翻譯室那些“翻譯大神”如何煉成?

在3月18日至19日舉行的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會上,中方代表的現(xiàn)場翻譯以沉穩(wěn)大氣、完整準確的表達充分地展現(xiàn)了新時代大國外交人員的風采。

第二天,詞條#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的現(xiàn)場翻譯是她#便登上熱搜,這位名叫張京的外交部翻譯,再次引發(fā)眾多網(wǎng)友關注。

會談中,當美方代表率先“發(fā)難”挑起爭端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也臨場作出反應,嚴正闡明我方立場,駁斥美方的無理指責,整段發(fā)言長達16分鐘。當發(fā)言結束,張京準備翻譯時,楊潔篪直言:“It's a test for the interpreter”(這對翻譯是個挑戰(zhàn))。但張京臨危不亂,流暢準確地完成了任務。而這一細節(jié),也讓她在社交媒體上瞬間圈粉無數(shù)。

事實上,這并非張京首次引發(fā)國民關注,早在2013年的“兩會”上,她便因過硬的業(yè)務素質(zhì)和高顏值而“出圈”。而參考消息記者也曾于2014年近距離對話張京在外交學院的高翻老師王燕,解密外交部翻譯室那些“翻譯大神”如何煉成。

外交部翻譯室,是負責中國領導人重要外事活動翻譯工作的骨干力量。這里集結了英、法兩個語種的高翻人才,大約七八十人。時任翻譯室副主任許暉曾向外界透露,這支中國領導人“高翻”隊伍平均年齡只有31歲,其中女干部占全體人數(shù)70%。

資料圖

從學生時代即是“明星”,這也是幾乎所有外交部“高翻”的相同履歷。

據(jù)王燕介紹,她的學生中,例如被譽為時任總理溫家寶“首席翻譯”的張璐,以及2013年“兩會”走紅、長相酷似明星趙薇的張京,都是在上學時就成了佼佼者。這不僅是指她們在各類英語比賽、翻譯大賽中成績優(yōu)異,更包括個人綜合素質(zhì)全面,如遇事不慌亂、淡定,知識面豐富,氣質(zhì)嫻雅等。

“高翻的工作不是光英語好就可以的?!蓖跹嘌a充道,譬如曾為時任總理朱镕基擔任“兩會”翻譯的朱彤,在校成績處于中上等,“不是最好的”,但外交學院老師發(fā)現(xiàn),朱彤講話簡短干練、不啰嗦、咬字清楚,談吐“令人舒適”,具備成為高翻的潛力。

“外交部選拔高翻主要看重三點?!蓖跹嘟榻B說,“一是踏實的語言基礎、優(yōu)秀的語言能力;二是熟悉外交、外事業(yè)務;三是綜合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p>

但是要成為領導人高翻,從朱彤到張璐、張京,外貌是不是也很重要?對此,王燕表示,“出色的高翻不一定是帥哥美女”,只不過近年來學院培養(yǎng)的高翻人才本身外形條件也比較出色,加之媒體的放大,因此受到外界追捧。

“我覺得,我的師姐張京比趙薇更好看?!睆埦┑囊幻麕煹芨嬖V參考消息,他曾在一次翻譯活動中見證張京的實力,“她反應特別快,用詞也特別精準?!睋?jù)他介紹,張京私下里并非記者會鏡頭前的“高冷”形象,沒有架子、平易近人,對師弟師妹就是一個“耐心的大姐姐”。

張京2013年“兩會”時一舉成名。不過作為老師,王燕更注重聆聽學生們在總理記者會和外長記者會時的現(xiàn)場表現(xiàn)?!澳銜l(fā)現(xiàn),包括張京、孫寧在內(nèi),不管被譯者語速如何、表達如何,他們都能用平穩(wěn)的、不緊不快的語速進行翻譯,音量也基本上前后一致。”王燕說,這,就是高翻的基本功。

據(jù)著名翻譯家、上世紀80年代擔任外交部翻譯室主任的過家鼎介紹,每年進入翻譯室的新成員首先要參加近一年的“魔鬼訓練”,期間將每天做大量的聽力、口譯和筆譯的練習?!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同樣適用于這里。

即使在看似風光的全國“兩會”記者會舞臺,一位現(xiàn)場翻譯者的成功都是用無數(shù)辛勞換來的。

首先是個人的積累。翻譯張璐曾透露,2010年為國家領導人翻譯時,她曾整理過領導人以前在講話中所說過的所有古詩詞和成語。

其次還有團隊協(xié)作。據(jù)王燕介紹,每逢“兩會”,翻譯室會提前一個月進入“戰(zhàn)斗準備”,所有人獻計獻策,有哪些特殊詞匯?如何翻譯準確?上會前還要進行模擬演練等。

迄今為止,“兩會”成了翻譯室“明星”集中曝光的平臺。這不僅是因為高翻的專業(yè)能力得到了全面展示,更因為,“兩會”是高翻們少數(shù)的、亮相鏡頭前的重要場合。

網(wǎng)絡上曾經(jīng)流傳著一組領導人高翻在工作中的照片:眼見著兩位領導人相談甚歡。高翻呢?原來在鏡頭之外、另一張照片上,兩位翻譯正疾步趕上,當避開媒體鏡頭后,翻譯們才到達領導人身邊。

“領導人高翻的職責是什么?需要的時候在身邊,不需要的時候看不見。尤其不能跟領導人‘搶鏡頭’?!蓖跹啾硎?。據(jù)她介紹,當遇到直播畫面時,翻譯跟領導人之間需要保持在“既不會被拍攝到,也能聽到領導人說話聲音、并讓領導人聽見翻譯”的適當距離上。

正因為職業(yè)要求使然,翻譯室的高翻們普遍在生活中也非常低調(diào)。他們被曝光的生活照片很少,主動接受媒體采訪的次數(shù)也屈指可數(shù)。而因為中國領導人近年來頻繁“走出去”,他們便跟隨著成為“空中飛人”。

王燕也透露說,比如學生張京,現(xiàn)在也難得見上一面。

最新動態(tà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