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窗簾 輔料比布料開銷大
提起窗簾,不少人覺得幾十塊錢一米的價格,倒也不算太貴。但是,除了窗簾的褶皺比例外,窗幔、窗紗、軌道、羅馬桿等輔料,也在無形中成了窗簾消費的一部分。這些附加費用的出現(xiàn),也讓不少消費者直呼:“萬萬沒想到!”
遭遇 窗簾布料800元 結賬竟被收2000多
前不久,消費者劉女士打算給兩個臥室換個新窗簾,于是便到家附近的家居賣場里選了一個看上去比較“靠譜”的窗簾布藝店鋪。
劉女士說,家里的第一次裝修就是自己盯的,所以心里想著這次換窗簾也肯定是手到擒來的事兒?!氨疽詾閹装賶K錢,最多一千塊錢就能搞定,最后竟然收了我兩千多?!边@個本應很簡單的環(huán)節(jié),卻讓她大跌眼鏡。
據(jù)劉女士回憶,當時在店里選擇了價格為45元/米的窗簾布料,算是中等水平。于是,按照自家的窗簾尺寸,劉女士在心里估算出了大概的價格:“差不多八九百塊錢?!?/p>
但當取窗簾時,店主將算完的價格拿給她看時,劉女士一下傻了眼。“單子上列了很多輔料的收費價格,總價一共是兩千多?!庇谑牵瑒⑴酷槍@些輔料項目與店主一一核實,店主稱:“除了窗簾布料的費用外,還需要額外加一些配件,其中窗幔的價格是25元/米,鉛墜是按照每幅窗簾150元收費,除此之外,為了保證美觀和垂墜感,窗簾下端也需要增加20元/米的輔助材料。”
在劉女士的印象里,家里第一次裝修買窗簾的時候并沒有這么多額外的“增項”,有些材料她甚至在之前都沒聽說過。但按這次店主的說法和計算方法,這一套不起眼的配件算下來,價格竟然是窗簾布料價格的一倍多。
然而,這些看似有用的配件,真的“必要”嗎?還是僅僅是店主為了多增收費用而忽悠消費者“錦上添花”的材料呢?
調查 基本都多收一倍的輔料錢
近日,記者走訪了某家居賣場中幾家正規(guī)的窗簾布藝店。記者在店內觀察到,每個店鋪中展示出的布料上基本都貼上了每米的價格,從低到高不等。如果展示出的布料消費者均不滿意,店主也會主動推薦一些放在單獨價格冊中的特殊布料。
當記者讓店主幫忙推薦時,一位店主表示:“一般都是讓消費者自己挑喜歡的樣式,但是貴的布料質量肯定更好一些。”
記者隨機選擇了一種55元/米的窗簾布,詢問店主為4米的窗戶做一套窗簾大概需要多少錢時,店主計算一番后表示大概需要一千塊錢左右?!安皇?5元一米嗎?為什么最后的價格這么高呢?”面對記者的詢問,店主解釋道:“4米的窗戶還要考慮褶皺,基本都是按照2倍的長度來算,也就是8米。此外除了布料錢,其他輔料也需要額外收費。”
“還有哪些額外的收費項目?”在記者的追問下,店主表示軌道、花邊、窗幔、鉛墜等等這些都是要收費的,最便宜也要再多加窗簾布料一倍的價格。當記者詢問能否只買布料時,店主表現(xiàn)得極不情愿。
提醒 內行靠輔料賺錢 外行只能“干瞪眼”
事實上,在窗簾行業(yè)中,輔料價格高于布料、商家靠輔料賺錢等現(xiàn)象,已經(jīng)是業(yè)內默認的做法。
走訪中,一家窗簾布藝店負責人向記者解釋,如果消費者只買窗簾布料,商家基本上是不賺錢的,有時候甚至還會賠錢?!八允袌錾仙碳业钠毡樽龇ㄊ菈旱筒剂系膬r格,然后從那些看似不起眼,消費者不會太在意的輔料上賺錢。”
實際上,一些裝修小白或是“外行”,在定做窗簾時稀里糊涂沒有問清楚具體收費項目,事后被“隱形消費”坑慘的案例不在少數(shù)。劉女士表示,當時定做窗簾時店主一直在介紹布料的種類和花樣,自己下意識地感覺布料應該占整個窗簾價格中的“大頭”,于是就忽略了詢問窗簾其他配件的價格?!暗曛鞲艺f了褶皺收費的事情,但我算了一下還好,也就沒在意輔料價格了?!爆F(xiàn)在想來,劉女士十分懊惱。
目前市場上窗簾行業(yè)管理較為松散,很多消費者在付款時看到若干增項收費時雖“心有不甘”,但也只能默認。業(yè)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選購、定做窗簾之前,一定要問清具體的收費項目,并保留好相關單據(jù),避免日后維權時缺少證據(jù)。
文/張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