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產(chǎn)經(jīng) >

沒錢賺也要搶地?房地產(chǎn)回歸普通行業(yè),這些房企很焦慮

沒錢賺也要搶地?房地產(chǎn)行業(yè)回歸普通行業(yè),這些房企很焦慮

“現(xiàn)在哪兒還有什么開發(fā)商?現(xiàn)在我們的角色應該說是代建方,沒有錢賺的?!痹趶V州、深圳首輪集中供地后,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記者與一家龍頭房企投資部的人士張麗交流時,他如此解釋他所在的房企顆粒無收的緣故。

房地產(chǎn)行業(yè)回歸普通行業(yè),這是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早就警示過的事實。然而,結局來得如此之快,許多房企甚至都來不及做好應對。

在杭州首輪集中供地后,本土龍頭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對投資者的一則回復將殘酷的現(xiàn)實擺上了臺面。他指出,公司最近在杭州集中土地出讓中共獲取了5塊土地,在濱江團隊精干高效管理下,公司融資能力強,融資成本低,在這樣的狀況下,努力做到1%-2%的凈利潤水平。

大約不到2%的凈利潤,這是過去難以想象的。盡管利潤微薄甚至虧損,但首輪集中供地中,杭州、重慶以及廣州等城市的土地溢價率依然處于較高水平,也有不少中小房企成為拿地的“黑馬”,例如,在北京風光一時的深圳房企卓越,以及在杭州所向披靡的融信。

沒利潤也要搶地,這是一個進退維谷的局面,也與行業(yè)的發(fā)展邏輯相悖。然而,“穩(wěn)地價”、“穩(wěn)房價”和“穩(wěn)預期”的基調(diào)沒有改變,開發(fā)商們沒有理由繼續(xù)蒙眼狂奔。在這個逐漸回歸理性的行業(yè),更沒有哪家企業(yè)可以逆趨勢而行。

生死競速

許多龍頭房企,在集中供地之前并不會知道,資金充裕并不是拿地的充要條件。2021年3月,在集中供地政策出來之后,都信心滿滿。

那時候郁亮說,今年土地集中供應,要求企業(yè)資金有很大的彈性,如果沒有很大的彈性,面對集中土地供應會遇到很大的壓力;中海行政總裁張智超也說,中海地產(chǎn)有資金優(yōu)勢,面臨更多的機會。

“我們想拿一個項目,集團能夠調(diào)配一兩百億的資金,能跟我們這樣的就沒有多少。”在一次與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記者交流的過程中,一名TOP10房企的人士陳成指出。

但如今集中供地賽程過半,結局也逐漸明朗。萬科、中海,華潤等等,都不算是大贏家。在四座一線城市北京、廣州以及深圳,他們的身影幾乎看不到;熱點的二線城市杭州、重慶,他們也收獲寥寥。

這些志得意滿財大氣粗、在集中供地開始前被視為種子選手的房企,終于不得不面對在首輪集中供地中失落的事實。這樣的情況,不僅他們自身沒有做好準備,也多少出乎行業(yè)的意料。

陳成指出,“很多地一拿基本都是虧的,我是不能夠理解那些搶紅了眼的。我們資金成本這么低,都算不過來,他們怎么賺錢?”

陳成所在的房企,具有資金優(yōu)勢,思考的是如何在保持適當規(guī)模的背景下賺取合理回報,但對于土地儲備告急的中小房企來說,這是生存或者消失的選擇題,他們實在沒有太多選擇權,只能搶、只能干。

“集中供地加劇了行業(yè)的焦慮。拿錯地可能會死,不拿地一定會死。為了爭取生存的機會,寧愿犧牲部分利潤也會放手一搏。” 林凡告訴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記者。他是一家TOP50長三角區(qū)域的投資部人士,他如此解釋中小房企搶地的理由。

他并不否認,這樣的情況存在風險,但是中小房企別無他法。“風險確實是存在的。在一些比較保守的公司,以市場上的土地成交價代入測算得到的很可能就是虧損的結果,這就迫使了房企只能壓縮成本。但是,激烈競爭和拿地訴求的雙重作用下,房企也只能承擔風險來尋找機會?!绷址怖m(xù)稱。

理性回歸?

房企對集中供地政策的判斷中,“穩(wěn)地價”是掌舵者們普遍達成的共識。

世茂集團總裁許世壇就曾公開表示,政策有利于穩(wěn)定地價,讓土地市場回歸理性,進而實現(xiàn)穩(wěn)房價;正榮的管理層也表示,相信集中供地政策會使每個城市的土地價格回歸理性、房企也可以有一定利潤空間。

從首次集中供地目前的結果來看,地價暫時還沒有見頂。從溢價率表現(xiàn)來看,重慶因未設置地價上限,整體溢價率最高,共計成交41宗地,平均溢價率達43%;其次是深圳,6宗地塊成交的平均溢價率31%,廈門5宗地塊平均溢價率29%;杭州平均溢價率則是25%。

在土地價格水漲的同時,利潤空間也被進一步壓縮。據(jù)中信建投測算,近期集中供地的各城市中,重慶、無錫、杭州、北京的地貨比在60%以上,其中,杭州各項目平均隱含毛利率12.8%,無錫為17.4%,重慶僅有6.7%。

但是,“沒有利潤也要搶地”這樣與正常發(fā)展邏輯相悖的情形,或許也并不會持續(xù)太久。集中供地是一場馬拉松賽跑,在這場競速之中,這個行業(yè)的黑馬也會越來越更難出頭。

“第一輪中小房企是很恐慌的,他們不搶,那整個公司就轉不起來了,因為沒有地那就沒故事可講。到了第二第三輪,他們在第一輪子彈就打光了,我們的優(yōu)勢應該就出來了?!睆堺惙治龇Q。

陳成也稱,他們依然會堅持投資紀律,“回報率不達標的一定不會拿,三道紅線后中小房企搞錢很難,而且這第一批地到時候都集中開盤,這個特別考驗操盤能力的。如果回款不好,他們資金壓力會比較大,我們還是有機會的?!?/p>

但是,在短期之內(nèi),集中供地的競爭烈度或許并不會被降低。林凡就說,“從目前來看,首輪集中供地的贏家依然是少數(shù),各家房企的投資條線業(yè)績壓力都不小,而且顆粒無收的房企肯定不愿意就此罷休,所以我覺得接下去還是會面臨激烈的競爭?!?作者:吳抒穎 編輯:張偉賢)

最新動態(tài)
相關文章
外媒:美國星巴克超百家門店員工罷工
環(huán)球速讀:薇諾娜面霜遭投訴 貝泰妮代...
實時焦點:囤藥清單走紅 誰最炙手可熱
當前資訊!歐佩克下調(diào)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
國家衛(wèi)健委:17日新增本土“2276+22853”
世界播報:電力現(xiàn)貨市場按下加速鍵 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