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食材被曝“缺斤少兩”,海底撈再度沖上熱搜。
10月19日,河南電視臺民生頻道官微爆料稱,10月15日,在河南鄭州海底撈新世界百貨店,耿女士與朋友就餐時發(fā)現(xiàn)一份售價72元200g的撈派脆脆毛肚,上菜后實際只有138g。對此店長解釋稱,系員工備菜時操作失誤所致,當天只有這一份菜品不合格。
對于上述情況,鄭州市城東路市場監(jiān)管所所長稱,按照新消法規(guī)定,消費者可以向海底撈要求三倍賠償。當事人耿女士卻表示:不要一分錢、不要卡,道歉解釋清楚即可。
10月19日下午,這一事件話題沖上微博熱搜第一名,圍觀人數(shù)達到3.9億。海底撈也緊急回應稱“感謝關注”,并表示,按照海底撈的要求,該產(chǎn)品擺盤后存放時間需在半個小時內,耿女士是在凌晨4點就餐的,員工提前擺盤后將產(chǎn)品放入凍庫保存,由于產(chǎn)品特性導致水分流失,屬操作失誤;對此門店已于當天向顧客當面道歉,并支持顧客依法維權。同時,海底撈還表示,該顧客向門店提出了2萬元現(xiàn)金賠償要求,雙方就此未能達成一致,海底撈方已向相關部門主動報告。
但在社交媒體上,海底撈此舉并未換來多少同情,不少消費者對于門店這一解釋并不買賬。海底撈微博下熱度最高的一條評論稱,“撈派脆毛肚凍庫保存能流失掉1/3水分,那你家水分夠大的”。
自2020年疫情期間以來,海底撈頻頻被曝出食材“漲價”及食品安全問題,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已大受影響?!斑^去以服務著稱的海底撈,似乎慢慢走到了我們的對立面。”有消費者向AI財經(jīng)社感慨。
2020年4月,北京某消費者在消費過海底撈后,在微博上表示被賬單嚇“傻”了?!罢D算下來,人均220元多,血旺半份從16元漲到23元,只有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平均每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元一位,米飯7元一碗,小酥肉50元一盤,過分了啊?!边@條信息在微博上一發(fā)表,瞬間點燃了網(wǎng)友的情緒,“海底撈漲價”一事被推上熱搜。此后,海底撈還因更換調料臺的“牛肉粒”為“人造肉”一事,引發(fā)了網(wǎng)友熱議。
在2020年7月,海里撈還連曝兩次食品安全問題。7月12日有消費者表示在濟南海底撈連城廣場店就餐時,在烏雞卷中吃出硬質塑料片;7月30日,杭州市市監(jiān)局發(fā)布信息稱,在2020年4月的一次抽檢中發(fā)現(xiàn)海底撈杭州富春新天地店內所使用的一批次筷子產(chǎn)品存在大腸菌落,可能引起消費者腹瀉、腸胃感染等癥狀。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海底撈疫情期間“漲價”以及頻繁出現(xiàn)的食品安全問題背后,是公司自上市以來高速擴張的后果?!案咚贁U張下,海底撈面臨著來自成本和管理的雙重壓力?!币晃粯I(yè)內人士向AI財經(jīng)社表示,“再加上此次食材缺斤少兩事件,哪怕只是偶發(fā)性事件,也同樣反映了海底撈的門店管理問題?!?/p>
對于"公司是否存在盲目擴張"的質疑,海底撈創(chuàng)始人張勇今年6月也曾在股東大會上坦言,過去一年對疫情趨勢的錯誤判斷,使得公司陷入快速擴張后的“緊張”局面,但“一旦整合好現(xiàn)在的門店,擴張還會繼續(xù)”。
2018年9月,海底撈登陸資本市場。彼時,在線下門店擴張和營收增長的刺激下,公司股價一路高漲,僅一年時間公司市值翻倍至2000億港元,張勇也以138億美元凈資產(chǎn)榮升新加坡首富。但一路高漲的資本盛宴背后,市場亦開始出現(xiàn)對于公司瘋狂擴張的擔憂,海底撈接連遭遇多家券商唱空。
在2021年以來,海底撈股價較巔峰期已跌去68%。截至10月19日,海底撈收盤價29.85港元,市值僅剩1630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