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財經要聞 >

IMF副總裁李波:2030年前實現25%-50%的減碳任務 碳定價是最好的辦法

4月20至22日,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在海南舉行。國際貨幣基金(IMF)副總裁李波在“實現碳中和:政府在行動”分論壇上表示,“碳定價有不同的辦法,碳交易是其中一種辦法,另外一種是碳稅。我們認為這兩種辦法都是可以的,根據各國的情況來選擇?!?/p>

李波指出,我們研究表明,為了實現在本世紀中葉控制氣溫上升1.5到2攝氏度的目標,到2030年之前全世界應該實現25%到50%的減碳任務,否則全球氣溫會加速上升,到下一個10年會面臨更加艱巨的減碳任務。要在2030年之前實現這個25%-50%的減碳任務,我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碳定價。為了實現到2030年前的減碳目標,到2030年全球的平均碳價需要達到每噸75美元,才能實現到這個十年25%到50%的減碳任務。

“現在全球的碳價大概是5美元一噸,離目標還有相當的距離?!崩畈ū硎?,由于各國擔心,單方面大幅提高碳價,會影響自己的產業(yè)競爭力以及其他國家政策的不確定性,各國單方面大幅提高碳價的積極性不高。因此,我們提出,能不能在少數主要排放國達成碳價的下限協議,取決于各國的減碳力度以及各國實施的減碳空間。我們觀察到在很多國家實行顯性的碳價政策,可能會面臨一些政策上或者是社會上的阻力。

李波介紹,我們目前正在跟OECD一起合作研究,就將一系列的非價格型的政策轉化為能效的碳價,因為這些非價格型的政策最后會產生一個影子價格。我們把它叫隱性的價格,這會實現減碳的效果。同時要評估各種政策更廣泛的經濟影響,因為不同的政策對經濟發(fā)展,對收入分配,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我們計劃今年5月份發(fā)布研究成果,試圖通過這個研究,能夠為成員國提供更加精準的政策建議,對不同的政策工具,它的有效性,它對經濟增長,收入分配以及國際貿易的影響做探討。”李波表示,我們希望可以做一些更加精準的政策建議,不管是價格型的機制還是非價格型的機制,不管是顯性碳價還是隱性碳價。這個氣候戰(zhàn)略應該包括有效引導綠色投資、怎樣實現公平的轉型,以及怎么實現更廣泛的碳定價。除了碳排放之外,其他污染物排放也要實行定價。

關鍵詞:
最新動態(tài)
相關文章
支付寶、財付通等十余家支付機構 喊打...
退市新億結束退市整理期 總市值僅剩5.07億元
北京首次提出公寓型租賃住房 明確人均...
安信信托募集新股方案獲批 加速推動重...
又一家村鎮(zhèn)銀行將被吸收合并 寧夏銀保...
高星酒店均價降幅達10%以上 五一期間房...